技术资料当前位置:杭州龙威科技有限公司 >> 技术资料 >> 浏览文章

光伏巨头冀望政策放开 今年仍然不减产

   在国家表示要引导新能源产业进行调整后,国内三大光伏巨头的目标很明确:今明两年光伏产能实现同比增长。

    “我们没有减产的打算!”。说这话的分别是尚德电力董事长施正荣、英利首席战略官马学禄和常州天合太阳能董事长高纪凡。

    在国家表示要引导新能源产业进行调整后,作为光伏公司的高层,他们的目标很明确:今明两年光伏产能实现同比增长。

    海外出口不畅产品在国内拼市场

    几家企业有如此自信的关键是,目前国内主要光伏企业还是主攻海外市场。尚德电力董事长施正荣接受网易财经专访时表示,国内业务占尚德年收入的1%都不到,海外业务占到99%。英利集团与天合太阳能情况也大概如此。

    国内大型光伏企业的产能在今年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施正荣说三季度自己的产品供不应求,英利旗下的六九硅业也开始在10月份一期投产3000吨,并且保持当初设计的1.8万吨产能不变。

    虽然如此,国外的月亮也并非总是圆的。9月德国掀起对中国光伏产业反倾销调查的声浪,目前来看这还只是德国国内的一种呼声,但是中国光伏企业早已紧张的神经又开始绷紧。

    皇明集团董事长黄鸣称,国内光伏企业是因为出口不畅才转内销,建电站来消化自己的产品。他对政策倾斜光伏不满,认为不应该大幅度的补贴光伏产业让政府买单。

    施正荣称尚德现在99%的业务收入来自海外市场,国内业务收入1%都不到。至于未来国内业务的战略考量,他表示要看政策的调整,他说他已经开始各方游说。

    在金融危机大背景下,中国企业海外出口这条道路将不在平坦,开拓国内市场需求成为下一个待攻堡垒。

    国内需求不足企业保持观望

    目前国内市场规划容纳不下规模庞大的光伏产能,已是不争事实。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秘书长孟宪淦告诉网易财经,在07年制定的国家规划里,到2020年电网收购光伏发电指标为1800兆瓦,一直到现在尚没有改变。

    而现实的情况是,7月尚德在西部四省市建设1800兆瓦光伏电站、9月美国第一太阳能签约鄂尔多斯建设2000兆瓦光伏电站,上述随便哪一个项目都将突破1800兆瓦规模的指标,这意味着光伏产能将提前10年达到2020年的规划目标。

    孟宪淦表示,收购数额在《可再生能源法》修改案中能否突破一直都是悬案,“对于国家来讲,一个政策不能刚公布两年就大幅度的修改。”如果规模不被突破,那么多余的光伏发电不能并网,就意味着享受不到财政补贴,一切将是空谈。

    由于并网收购总额的限制,导致了国内光伏巨头没有马上采取行动。施正荣对网易财经表示,上述签约的项目还只是意向;而英利太阳能则直接避开光伏电站,马学禄称国内需求尚不能支撑盈利,还要看市场需求和政策方向而定。

    施正荣表示,非常期待国家更加积极的支持政策出台。

他说,尚德是否要开始在国内加大投资力度,还要看国家的政策扶持力度。“现在要把规划的光伏发电总量放开培育需求,而不是单一的发展光伏产业园。”他对网易财经表示,目前国内一项新公布的光伏项目计划为91兆瓦,“按照这个数量完全满足不了国内的生产能力,甚至连尚德一个月的产能都不够”,施正荣认为国家应该放开规划的光伏发电总量,他比喻光伏产业为一个待哺的婴儿,需要倍加呵护,“不能把光伏当成童工。”
    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紧缺

    英利集团首席策略官马学禄告诉网易财经,现在产业出现的不均衡导致了过剩,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产品现在仍然紧缺。普乐新能源CTO陈良范觉得冤枉,他认为,现在国内真正的薄膜电池组件产量少的可怜,“今年的产量大概52兆瓦左右,这个真是非常小的数字,所以讲,我们薄膜电池过剩根本无从谈起。”

    多位专家也做出如此判断,称国内的低端产能在一窝蜂的投资热潮下已出现了过剩,远远超出国内市场的规划规模,而拥有自主核心知识产权的高端产能则能够参与世界市场竞争,这一块的市场规模足够大,并未发生产能过剩。

    目前国内高端产能主要集中于几家大型企业,孟宪淦认为众多中小企业的日子将会越来越难过,甚至不能够维持下去。他的判断是,光伏产业的垄断性会加强,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未来中国只有少数的几个骨干企业能够做大做强,坚持下去。

    当然淘汰过剩产能,最终还得在市场竞争中见分晓。

    施正荣对网易财经表示,“只要每度电并网价格在一块五,我们就能保持微利,三年之后就能降到一块钱。”施正荣绝不相信一块以下的并网电价还能盈利,他在公开发言中向光伏同行立下“赌注”,“谁将光伏成本降到8毛钱,我愿奖1000万美元,OK?”

    英利集团首席策略官马学禄表示,英利现在可以把电价控制在1块钱左右,他同时认为如果光伏系统集成价格下降,那么英利电池组件就可以做到每度电0.69元的水平,“英利在行业内成本是最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