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背80亿美元商誉减损财务仍陷困境
尽管在惠普公司(Hewlett-Packard Co.;HP)宣布第三季认列80亿美元巨额的商誉减损之后,这家电脑、咨询、服务与企业硬体公司目前仍陷于负债困境中,而且对于投资人的吸引力也一样十分有限。再者,任何对于HP商誉认列金额之高感到惊讶的人,应该可以预期该公司还将出现下一波大规模的减损。
当然,惠普可能将未来的商誉减损分成几次较小的金额,但与被迫认列80亿美元商誉减损同样的情况也将迫使该公司在未来采取类似的步骤。惠普必须减轻其资产负债表的负担,并摆脱有损商誉的数字。在最近这一次商誉减损发布以前,惠普在截止于4月30日的上季营收中,资产负债表上的商誉数字为449亿美元,使该公司的总资产达到1,278亿美元。
然而,其中有一大部份的资产只是空壳。例如,商誉累积被视为资产的一部份,但惠普从过去十年来一连串收购行动后已使基本资产价值大幅下降了。例如最近这项与商誉减损有关的支出只计入该公司的服务部门,而它最主要就与2008年以139亿美元收购Electronic Data Systems (EDS)公司有关。
惠普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还有其他可能得再进行商誉减损的大型收购交易,其中以在2011年以100亿美元收购Autonomy公司的交易最受争议。去年八月,惠普在宣布收购交易的前一天支付了比Autonomy公司收盘价更高64%的溢价。这一收购交易招致投资社群大肆批评惠普为这家英国企业资讯管理软体公司付出太大的代价。
惠普公司认为,在收购Autonomy与EDS等交易后造成的商誉资产帐面价值降低,并不至于「导致未来的现金支出或以其他方式影响服务部门当前的业务或财务表现,」该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这听起来没错,但其实很荒谬。在该公司原本认为稳健的交易却带来财务冲击后,也对投资人和股东带来突如其来的负担。
以下是我对惠普目前情况的一些看法。惠普为收购Autonomy公司支付了102亿美元,较Autonomy在利息、税项、折旧与摊销前的盈利更高24倍。而在收购Autonomy以前,惠普还以12亿美元收购了Palm。但这次的收购交易随后也导致惠普认列了约10亿美元的商誉减损。
惠普还曾经在2010年分别以15亿美元与23.5亿美元收购了ArcSight以及3Par。溢付给这些公司的费用对于惠普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带来沉重的负担,严重地影响该公司的财务状况。同时,尽管惠普或其它处于类似情况的公司可能声称商誉支出并非现金交易,也不会伤害企业的长期发展基础,但事实上这却象征最初的实际货币(或股票)支出。无论如何形容资产帐面价值降低,总之都等于承认对于资源误用,同时也显示部分主管和董事会的判断力不足。
这一切都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这些事件造成对于该公司资深主管是否适任的质疑,同时也动摇员工对于这些主管的信任。例如,如果惠普公司现在还宣布大型收购行动,我还会相信这家公司吗?有谁会相信管理团队已经尽力调查过了?相信公司已经慎重思考过长期信托责任,而非率性而为?投资者显然认为惠普并不是一个投资焦点,原因当然包括其长久来的收购策略。
惠普公司的财务现况已经相当疲弱(截至4月季度结束的长期债务为260亿美元、83亿美元现金以及短期投资),如果在新任CEO Meg Whitman的带领下仍追逐类似于先前三位CEO的收购策略,那么惠普公司的处境将会变得更加疲弱。
惠普前任CEO Carly Fiorina、Mark Hurd与Lo Apotheker为惠普公司划下了深深的伤口,也难以抹灭。
本文出自:龙威科技PCB抄板资讯。